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意思是筋骨好,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目的。所以,拉筋、压腿成了老年人群的流行养生运动。但这种运动方式不适合所有老人,过度反而伤身。所以,老人压腿时要注意“五忌”。拍打拉筋时会出现多种反应,如痛、麻、酸、胀、痒、犯困(打瞌睡)、恶心等等,被拍打部位会出现黑痧、紫痧、红肿、瘀青(红肿和瘀青其实也是痧的形态)现象,称之为气冲病灶,或曰好转反应。这些反应与服药、针灸、点穴、练气功的反应基本相同,是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好现象,即人的阳气被激活后与阴气搏斗出现的生理反应。近几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比较流行。这句话可以被认为是来自中医的一个观点:“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因此,拉筋的作用,首先表现在祛痛上。临床上常见中老年人肩背、腰腿疼痛,肢体活动不便,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痹证”,也属于人老筋缩的表现。
拉筋方法
拉筋法,某些患者拉筋。比如急性炎症、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肺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贫血患者,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者,以及有大面积皮肤病患者等,都不适宜做该类运动。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意思是筋骨好,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年纪大了,运动减少,筋就容易挛缩,气血就更容易流通缓慢,滋生其他疾病。拉筋可以使气血流通,从这个角度讲拉筋是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健身妙法之一。
拉筋法
拉筋法,追求难度。老人压腿不要追求练到像年轻人一样能劈叉的程度。如果想练习压腿,尤其是初次锻炼,腿抬起后别超过髋关节,两腿之间的角度约45度为宜。对于部分柔韧性较差的老人,更应将角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这样能使髋关节处于自然生理状态,不容易摔倒和造成关节损伤。压腿时,动作要缓慢而温和,不可猛压或急压。最忌讳让别人施加外力帮忙,用力不当会造成损伤。实际上,我国传统的八段锦就是很好的拉筋功法,老人不妨利用其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伸展筋骨。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拉筋其最初始的作用是使气血流通,最明显的效果是治疗各种肌肉关节疼痛,而间接作用确实可以延缓衰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太过夸张,是不正确的。
运动健身气功中医经络拉筋锻炼
拉筋功法,拉筋时屏住呼吸。不少老人压腿时喜欢憋一口气猛地压下去,这非常不可取,应该缓慢均匀地呼吸。屏气压腿可能导致身体暂时缺氧、动作不协调、血压上升,还会令受伤几率大增。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拉筋方法,在“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中,不止有上肢“拉弓射箭”的动作,还要有下肢脚趾松紧交替的练习。人的衰老是从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开始的,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实际上是脚上的血液循环放慢了,血流量不足,所以走起路来腿脚不稳了。再接着就是手指上的血液也不足了,所以摸上去手脚冰凉。步履蹒跚、手颤,这都是衰老的标志,说明心脏的动力不足了,泵出的血液到不了肢体的末梢。
拉筋功法,热身。很多人觉得压腿就是热身运动,但老人压腿前还是要先热身,比如小跑、转体运动能使体温上升,肌肉与肌腱处在预热状态,提高运动效果,减少受伤。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拉筋方法,脚趾抓地。站立或坐姿都可以。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连续做脚趾抓地动作60—90次,每日可重复多次。采用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一紧一松,刺激气血加速循环。做这个动作时,最好赤脚或穿柔软平底鞋。
拉筋方法
拉筋方法,运动后不拉筋。有人认为,拉筋、压腿是运动前该做的事,运动后一身疲倦,连动都不想动。运动后虽然肌肉酸痛,仍要缓和地做一下拉筋运动,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速度加快,下次运动时肌肉条件会更好。拉筋同时配合医生的手法正骨,可更彻底的处理痛症与相关疾病。拉筋方法,脚趾取物。每天洗脚时,可以在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或其他物体,在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用你的脚趾练习“抓球”动作,反复夹取水中的物体。
拉筋法
拉筋法与服中药等其他疗法不仅不冲突,而且提高了其他疗法的疗效。因为拉筋并无任何副作用,只是通经络,经络既通,对药物等其他疗法更有利。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拉筋方法,扳脚趾。用手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如果同时对脚趾配以揉搓动作的话,效果更佳。晚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不妨试一下这个简单的拉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