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东北的老王(化名),
今年50岁了,
来福清工作已经多年。
老王从小开始关节疼痛。
青年时医院就诊,
当地医生怀疑他得的是,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等病,
一直治疗仍然无效。
10年前,
老王辗转来到福清,
在这十年间,
老王的关节肿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加剧并扩散全身。
据老王讲述——
他的肩部边缘顺着手臂往下位置持续疼痛,遇冷加重;后背部位也痛,痛时感觉发硬,全身游移不定刺痛或隐痛感;此外他的指尖或脸部,肩、膝盖内侧、肋骨的疼痛,一旦遇冷风时便加剧。
就在4年前,有五六次出现过早晨睡醒时,整条肋骨剧痛,但是每次都只痛了几天后,又好了。甚至发展到后期,经常双腿肌肉紧绷而无法入睡。
至此,老王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最近他的四肢肌肉,特别是小腿和前臂的肌肉萎缩,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这才到福建医医院就诊。
医院风湿免疫科陈莺医师接诊后,排除了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常见关节炎,又结合老王在东北生活多年,确诊他所患的是东北等地的地方病——大骨节病。
由于老王关节已经严重畸形,医生为他施行矫形外科手术,目前老王已出院,术后恢复良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不可忽视的地方病
陈莺医生介绍,大骨节病是具有严格的地方性,此病仅见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北部少数地区。在我国分布于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宽带地域内,主要发生在农村。
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值得重视:
1、关节疼痛往往为多发性、对称性,先出现于活动量大的指关节和负重量大的踝关节。
2、指末节弯曲,指向掌心方向弯曲长大于15度。这是本病出现最早的体征,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3、出现疼痛和活动障碍,常表现为休息后或晨起时病情加重,稍事活动症状减轻,不少病人晨起后需先扶床沿溜溜。
4、指间关节增粗,关节明显变大。关节活动障碍逐渐变得僵硬,不仅指尖不能接触掌横纹,肘关节伸屈也受限,呈屈曲挛缩。
5、肩关节受累时,从头后摸不到对侧的耳朵,甚至无法洗脸。膝关节还成o型腿或X型腿,由于关节屈曲变形,这类患者蹲下极其困难,腰部脊柱代偿性前凸,走路时出现摇摆。
6、关节有摩擦音,骨骼肌萎缩,四肢肌肉,特别是小腿和前臂的屈侧肌肉常见萎缩。
陈莺医生提醒:
诊断大骨节病需详细询问病人的祖籍地,居住地。
建议从改换疾病流行区的饮用水和当地出产的小麦与玉米等粮食、增加身体内硒含量三方面入手,降低大骨节病的发病率。
由于该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护理上没有特别要注意的地方。不过,该病症属于运动系统的骨骼病变,平时在活动关节时不能用力过猛。另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还要注意关节的防寒保暖,以防加重疼痛的症状。
来源: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林星
编辑:冰阔落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