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导致的下肢功能障碍,让患者行走困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科学的康复训练是恢复下肢功能的关键。但康复训练并非简单运动,其中有诸多注意事项。今天,我就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大家详细讲解偏瘫下肢康复训练的要点。
一、把握训练时机,避免操之过急
偏瘫患者病情稳定后(通常在发病后48-72小时),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早期训练能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如果患者仍处于病情急性期,如存在严重的脑水肿、血压剧烈波动、发热等情况,强行训练可能加重病情。例如,曾有位患者家属急于让患者恢复,在患者血压未稳定时就进行下肢站立训练,导致患者头晕、血压骤升,反而延缓了康复进程。所以,一定要在医生评估病情稳定后,再开始康复训练。
二、控制训练强度,循序渐进是关键
(一)从低强度开始,逐步递增
初期训练强度一定要低,以患者能耐受且不产生疲劳、疼痛等不适为原则。比如,从简单的下肢被动活动开始,如缓慢屈伸膝关节、踝关节,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天2-3组。随着患者身体机能和肌力的提升,再逐渐增加训练的次数、时间和难度,过渡到主动运动、抗阻训练等。切不可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训练,否则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问题。
(二)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