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康复问题|压疮常见康复问题|压疮
挛缩
一、概述1.定义挛缩是骨关节与肌肉伤病后,关节内外或周围的纤维组织紧缩或缩短,并进一步引起该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常见于骨关节、肌肉系统损伤及疾病后、各种原因类型的神经瘫痪后以及长期卧床、长期坐轮椅的患者,由于关节内外纤维组织挛缩或瘢痕组织粘连造成肢体功能障碍。2.发生机制关节内韧带损伤、创伤后挛缩;关节内外瘢痕粘连及挛缩;跨关节的肌肉、肌腱及周围滑液囊的挛缩和粘连使肌腱上下滑移的程度缩小,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内外骨折后制动带来的失用性肌肉、肌腱及关节囊的挛缩;关节挛缩于非功能位会造成关节畸形;关节、肌肉及肌腱本身损伤或炎症时,可使关节结构破坏,从而使更多的纤维组织损伤与修复,产生更严重的挛缩,引起更为广泛、致密的瘢痕粘连。二、临床康复问题
1.功能障碍挛缩所致的关节活动障碍,涉及到上肢会影响到患者的个人卫生、进食、穿衣、写字等日常生活及工作;涉及到下肢会影响患者的步行、上下楼梯、下蹲等日常生活中所要频繁产生的动作和行为。另外,所有的关节功能障碍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人形象。
2.ADL影响骨关节手术后,原发性疾病恢复过程中,患者ADL会有所下降,但制动或直接创伤所致的孪缩可能产生比原发性疾病更为严重的ADL影响。
3.肌肉萎缩挛缩导致患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显著,由此关节难以产生理想的摆动,导致关节附近肌群长期处于收缩不充分的状态,肌萎缩明显。
4.手术因素的影响通过外科手术松解挛缩组织,在瘢痕、粘连组织的剥离过程中又会产生出血、充血,又会导致新的挛缩和粘连。若不及时行康复治疗,关节活动范围无显著改善,松解术无意义。
5.神经瘫痪后肢体功能影响神经瘫痪后所导致的肌无力和肌痉挛状态时,若无恰当的康复介入,即会导致肌肉、肌腱、关节内外结缔组织的挛缩,从而加重瘫痪肢体的功能障碍。
相关资料回复关键字“痉挛”领取(点击广告支持小编哦)
三、康复治疗基础
1.康复治疗尽量早期介入,应该有一段与原发性疾病同步治疗时期,这样就可以将导致挛缩的因素降低到最大限度。但治疗过程应始终注意与原发疾病相协调。
2.肌腱、韧带等纤维组织的刚度是指其易变形的程度,即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在一定外力下,纤维组织产生延长。
3.纤维组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延长包括弹性与塑性延长。其中弹性延长在外力去除后重新回缩,塑性延长则不再回缩,这种非弹性延长极限可达原长的%~8%。
4.纤维组织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保持合理的牵引周期,经过反复牵引后,可获得一定的延长,这样所需的应力会逐渐减少,最终可导致孪缩逐步松解。
5.在一定范围内牵引力增加时,塑性延长增加;牵引力恒定时,牵引时间越长,塑性延长理想;牵引力恒定,总牵引时间恒定,一次性牵引产生的塑性延长较分次牵引理想;加热牵引产生的塑性延长理想。
三、挛缩的防治
1、预防(1)持续被动运动(CPM)选择相应关节的专用器械对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被动运动持续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2)及早康复介入详细了解患者原发病症的处理方式、动态掌握其治疗变化过程。尽最大可能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地预防挛缩,通常事半功倍。(3)手术因素通常强有力的骨科内固定术后,应尽早进行被动运动及主动活动,可在不影响手术部位愈合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挛缩。2、康复治疗(1)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运动:①关节功能牵引;②手法推拿治疗。主动—辅助运动:①悬吊摆动训练;②助力运动;③水中运动。(2)塑板矫形器(3)理疗传导热、音频电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疗法均可防治粘连的形成,后期也起到软化挛缩纤维组织的作用。(4)手术治疗麻醉状态下被动活动;关节镜下松解术;手术路径松解术:肌腱延长术、关节成形术、关节囊松解术、关节内粘连松解术、肌腱和肌肉间粘连松解术等。康复知识系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