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听音频更精彩
过了秋分,就已经正式进入到五运六气中的“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这对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五运六气是什么?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点我了解)。
外有燥气风邪、内有寒湿之气
五之气在全年的运气里,相对是最宜人的,理论上人们不会有太多疾病。
但是在夏天,大家吃的寒凉、寒湿的食物比较多,加上贪凉吹冷空调,造成大多数人身体内部处于脾胃虚弱、寒湿内盛的状态,当这种寒湿之气(内湿),相逢秋之燥气(外燥),依然让人容易出现一些症状与疾病。五之气的风又凉又燥,除了影响皮部,还会损伤筋经。所以一定要尽量预防。
外有燥气风邪、内有寒湿之气,五之气常见疾病有出疹子、皮肤病复发、关节疼痛,关节损伤及腰痛,风热感冒等。本文推荐的代茶饮、外治手法、微辟谷恢复脾胃,都是很好的预防方式。
先具体讲讲高发疾病,文末会推荐一款消除秋燥、养阴润肺的代茶饮,还有了解微辟谷的方法。
高发疾病预防与治疗
一、疹子
从9月23日秋分开始,有些朋友身上容易出现一些疹子,比如湿疹、带状疱疹等,原本的皮肤病也非常容易复发。这正是“外燥内湿”,并受了一点风邪造成的。大家注意预防,尤其是原来就得过皮肤病的人。
一)日常生活:平时尽量不要贪凉,尤其要注意避风。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吃一些难运化的食物。比如较黏的,像糯米做的小吃“驴打滚”,容易加重身体的湿气。
二)外部手法:
1.顺经刮督脉49遍、双侧膀胱经各21遍。
2.如果脾胃弱,非常容易因为思虑多而造成烦躁不安,可以隔盐灸神阙49壮,或热力透至腰部即可。
频率因人而异,并非越多越好。
如果隔盐神阙灸之后,脾胃比之前恢复很多,精神稳定了不容易急躁了,晚上容易入睡而且睡觉很踏实,这时候便可降低频率,整个运气灸一两次即可。
但是如果素来脾胃虚弱,一到秋天就特别莫名地急躁易怒,今年又特别容易郁闷,那么可以在整个五之气,每两到三周,隔盐灸一次神阙。
3.顺经推手足三阴经,各推36遍。
刮督脉膀胱经,推手足三阴经可以每天都做,有助于预防皮肤病。
二、关节疼痛,关节损伤及腰痛
第二个多发疾病是关节疼痛:膝盖痛、腕踝关节的损伤及腰痛。
基本没有什么诱因,比如只是转身,或者趴着写会儿作业,睡一会儿午觉,等到活动的时候,就会发现身体某个关节非常的疼,比如脖子不能动了,腰不能动了,脚踝好像扭伤了一样。其实这个动作非常微小,医院检查意义并不大,因为这么小的一个动作把骨头伤着的几率太低了。
其实这是属于筋的问题,局部受了风邪。
五之气的又凉又燥的风对于筋的损伤非常大,轻的会出现筋的挛缩,即抽筋;重的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并且会限制整个身体的活动。
外部手法:
1.腕踝关节的损伤:可以参考之前讲过的中医取穴原则: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点我学习如何治疗)
2.腰的损伤、抽筋:
顺经刮督脉49遍、膀胱经各21遍,重点刮风池穴和风府穴。
注意:如果刮这两个穴时,刮痧的人感觉到有凉气、有风,或者刮痧之后症状明显减轻,那么受这个运气风邪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了。这时最好去看专业的中医大夫,因为这个风邪如果不驱除干净,到冬天很容易出现非常严重的热证。
同时也可顺经刮手足少阳经,各49遍,缓解风邪对身体大关节的损伤。
(局部)
三、风热感冒
第三个容易多发的是风热感冒。
大家会问:主气是阳明燥金,怎么会有热?
其实这个热是来自于咱们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营养不够,觉得需要补气血,需要用温药。
比方说山西大同,当地人特别喜欢吃羊肉喝羊汤,还喜欢用*芪、人参这种温热性质的补品。但现在的人实际上根本不需要用羊肉来御寒——出门基本开车;冬天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大同也不是太冷,冬天还有暖气……所以身体的热还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到了冬天尤其容易得各种疾病,特别是今年的冬天,客气少阳相火,有可能是个暖冬,那么流感肯定会非常地严重。
注意,大家在进补时候,要明白中医所说“补”的含义——“修破谓之补”。说的是要根据身体的不足和偏颇,用与它相反的药物进行纠正,这才叫做“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补同一种“有营养”的东西。还是那句话,人不是机器。(进补的误区,点我复习)
五之气代茶饮
在这个运气之下,人很非常容易受到秋燥的影响,所以代茶饮以养阴润肺为主。
适用时间:年9月23日--年11月22日
1.组方:
麦冬3克,熟地3克,*精5克,紫苏叶3克。
2.做法:
将以上材料泡入开水,喝完后再兑开水。代替茶饮,可喝一天。(频率请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
除了以上简单的手法与代茶饮来呵护健康,大家还可以通过微辟谷,来恢复一下被折腾了整个夏天的脾胃,透发体内的寒湿之邪,秋冬能过得平安顺利!
了解微辟谷,获得更多健康知识
快进吧↓↓↓
▼喜欢此文,点个“好看”吧~~~▼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应象灸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