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拇指腱鞘炎,俗称“先天性拇指扳机指”、小儿“弹响指”,是指儿童屈拇长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致使拇指指间关节处于屈曲状态,而被动活动时会产生像枪扳机一样的阻挡感而得名的一种疾病。
绝大多数发生在拇指,其他指极少见,后者多发生在中、环指。姓别和左右手差别不明显,约25%患儿双手同时发病。发病可能与腱鞘和肌腱生长不平衡有关,腱鞘的生长速度跟不上肌腱的生长速度时发病。有些患儿出生时可没有弹响现象,数月后才开始出现拇指弹响,再过3~4年后弹响自然消失。说明,患儿在不同的生长期,当腱鞘与肌腱生长不平衡时发病,而达到平衡后自然痊愈。
除拇指远节呈屈曲位而不能伸直外,无明显其它症状。所以不易被父母发现,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月~数年才被发现。将患指强行伸直时患儿哭啼,并出现弹响现象。严重时,IP关节被固定在屈曲位,不能伸直。在拇指MP关节屈侧可触及硬性包块,可有轻度压痛,其疼痛远不如成人弹响拇严重。
虽然拇指腱鞘炎是小儿较常见的疾患,特征明显,但家长发现小儿拇指绞索在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时,绝不能掉以轻心,诊断不一样,治疗时机和方法会大相径庭,以免延误对孩子的及时治疗,造成对拇指功能的影响,甚或由于畸形的加重及疗效欠佳,造成对孩子心里的阴影,影响孩子今后健康的发展。需要及时就诊,最好是医院,以明确诊断,因为先天性扣拇指畸形、先天性关节挛缩症、脑瘫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等疾患都可以出现类似的外在表现。
此病出生时并不容易发现,因为出生时人手都是攥着的,所以有些医生认为6个月之前这种疾患都被忽略了。孩子的家长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现孩子有病,大多孩子会在6个月到2周岁左右被家长发现。发现后,年轻的家长们心里都很着急,内心也很自责,总是问及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是否会遗传,是否会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
诊断
诊断较容易,根据拇指IP关节屈曲、活动时弹响现象及MP关节屈侧的硬性包块,则可确诊。
治疗
①保守治疗:婴幼儿弹响拇有自然缓解的倾向性,有人观察(道振等,),近80%的患儿可在3~4年内恢复正常。因此,早期可采用伸拇位铝板固定等保守疗法,也可不作特殊处理,观察到4~5岁。长时间观察对拇指的发育影响不大。鞘内激素封闭治疗,基本无效果。
②手术治疗:病情较严重已发生绞锁、MP关节屈侧包块较大且年龄偏大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式同成人弹响拇,2岁左右的幼儿可在局部麻醉下行腱鞘切开减压术,但多数患儿哭闹不配合手术,最好在静脉麻醉下手术,手术效果肯定。有时可切除部分增厚的腱鞘,但与单纯切开腱鞘比较,并不一定有更优越的效应。
总之,小儿拇指腱鞘炎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年轻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毛病后,并不需要过度焦虑,只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