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
(2)肥胖
(3)气候
(4)环境
(5)遗传
(6)重复劳动
(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
(2)更年期妇女
(3)久坐族
(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
(5)有遗传史的人群
(6)肥胖的人
(7)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骨折的特有体征:
●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3.4:骨折的治疗:
●复位(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
●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
●功能锻炼(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⑴: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
●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⑵继发性骨关节炎:
4.3:骨关节炎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
(2)关节僵硬(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3)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4.4:骨关节炎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1)镇痛剂(乙酰氨基酚)→上瘾、依赖、危害身体。
(2)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奇诺力、优妥、诺德伦、西乐葆、万络、)→胃肠道副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
(3)肾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肌萎缩和骨质疏松、诱发眼病和精神症状。
(4)改变病情药、软骨保护剂→见效较慢、效果不稳定。
①透明质酸。
②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③D—葡萄胺。
(5)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左肩疼痛预示什么病
脖子右侧筋疼怎么回事
肩膀痛并非都是肩周炎
颞下颌关节炎和颞颌关节炎本
风临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