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次会议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岳冰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法国、印度、美国的Jean-louisBriard,RajeevKSharma,ChristopherMow三位教授,通过典型病例共同分享了在治疗僵直膝方面的经验,并且为僵直膝手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Jean-louisBriard
CliniqueduCèdre,France
重点1:引起膝关节僵直的原因各异,比较常见的有血友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关节内的病因包括骨赘、关节炎等,关节外的病因包括瘢痕增生、关节囊后软组织短缩等。处理屈曲挛缩畸形要首先清除骨赘、松解软组织等,股骨加截可能会导致屈曲中段不稳。
重点2:当遇到屈曲困难时,松解后关节囊显得至关重要,按步骤操作一般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当遇到严重功能不良时,我们应松解全部关节囊,并在适当情况下对后关节囊进行切除。
病例分享:52岁女性,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术中避开髌骨,对于屈曲挛缩畸形严重的病例,有时需要进行二次股骨远端截骨,截骨完成后,重新确定膝关节旋转中心。患者使用TC3假体,术后恢复良好。重点3:如何延长僵直膝的伸膝机构?
TTO可用于治疗严重的髌骨低位等,但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股四头肌切断术,适用于创伤后膝关节活动度降低的患者,其难度较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要大,且没有术后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的空间。
病例分享:61岁,男性患者,18年前因车祸股骨折断进行内固定,其伸膝机构短缩,可见多处黏连,且髌骨呈低位。术中对其股四头肌进行部分切断,松解周围软组织,获得了较好的术后活动度。BingYue
RenjiHospital,China
病例分享:60岁女性,远端股骨骨折内侧固定术后15年,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且膝关节活动度为0-45°,术中保留了固定钢板和螺钉以避免骨折,技巧:松解并进行股骨远端截骨,因患者膝关节已呈中立位对线,因此未对其内外侧韧带进行松解。股骨远端截骨量虽略有不足,但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RajeevKSharma
MoolchandMedcity,India
重点1:膝关节活动度小于50°,可被认定为僵直膝,可能是由纤维性或骨性因素决定的。术前了解患侧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或屈曲位,对于决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关节周围软组织常重度挛缩,单纯松解软组织常无法实现效果。对于此类膝关节,胫骨结节截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我将其应用于我的大部分病例中。术中,需要注意至少一侧的骨膜保持完整。关节线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TE轴线,也可以通过髌骨位置进行判断。屈曲间隙容易实现,而伸直间隙难以实现。患有僵直膝的患者,其膝关节的稳定性常常不是问题。重点2:创伤后关节僵直膝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此,对于僵直膝而言,TKA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大多数僵直膝中,可见ACL。伸直型僵直膝,手术更加困难。胫骨结节截骨如操作得当,可避免造成膝关节延迟屈曲或引起术后活动度下降。ChristopherMow
StanfordHealthCare,USA
重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直的处理。在年COA会议上,王坤正教授指出中国将会有超过一百万接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近期研究表明,TKA术后膝关节僵直发生率4%,将近58%的术后干预是由于膝关节僵直引起的。术后膝关节僵直是引起患者TKA术后不满意或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术后僵直是手术关键。术前识别高风险患者也是至关重要的。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是预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发生率的最佳指标。患者医药指导,风险控制、快速康复技术的应用及合理的患者预期设定,将会发挥作用。关于“国际对话:僵直膝TKA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更多学术内容,识别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