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手法治疗手外伤后瘢痕挛缩案例分享与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因各种原因导致自身组织损伤,一些体表创面组织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皮肤组织会过度增生形成病理性瘢痕。这不仅给患者外观上带来痛苦,还会产生诸如瘢痕挛缩和主观症状(包括瘙痒)等功能性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社会和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复杂,针对病理性瘢痕的早期干预治疗并不能完全避免瘢痕形成及后期的挛缩,只能延缓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程度。因此,医学界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又能同时促进组织正常修复的治疗方法。筋膜手法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门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根据筋膜手法的治疗特性,我科筋膜组成员将其用于治疗手外伤后瘢痕挛缩的患者,并产生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
案例分享
详见:筋膜技术在手外伤后瘢痕粘连中的探索思考
2
案例分享
王xx,男,6岁。主诉:外伤致右手无名指活动受限6月余,瘢痕松解术后近1月。现病史:患者于年10月初右手无名指被掉落的玻璃割伤,完善相关检查后当天与xx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可吸收线缝合。术中探查肌腱、神经、骨骼均未受累。术后夹板外固定两月余,因瘢痕挛缩致右手无名指屈曲伸展受限。为进一步治疗于年3月17医院行“瘢痕粘连松解术”,术后10余天拆线,术后20余天右手无名指瘢痕组织部分挛缩,为行康复治疗于年4月14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治疗方案:
手法治疗:托马斯筋膜手法松解右手无名指瘢痕组织和局部粘连处,意式筋膜手法处理右手和右上肢筋膜CC点(2次/周,两周后调整为1次/周);
功能锻炼:根据筋膜健身训练原则进行自我牵伸、自我筋膜松解。
治疗前:
治疗20天后:
总结与思考
(一)筋膜组织与瘢痕组织
既往的研究观点认为瘢痕的形成可能与胶原纤维的合成和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的出现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关。认为真皮成纤维细胞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成分,瘢痕组织来源于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但Correa-GallegosD等学者于年12月在Nature上发表的一篇影响因子43.07的题为“Patch?repair?of?deep?wounds?by?mobilized?fascia.”文献对深部创面的愈合模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献速译——筋膜移位修复深部创面)
主要观点如下:
1.筋膜成纤维细胞在深部创面愈合中起主导作用,创面中的成纤维细胞大多来源于筋膜组织。
2.EPFs(En1基因-谱系阳性成纤维细胞)引导筋膜基质到创面中,因为在没有筋膜运动情况下,真皮EPFs或真皮基质无法修复伤口。皮肤伤口的慢性迁延不愈和过度增生可能归因于筋膜基质的流动性。
3.瘢痕组织主要来自筋膜,筋膜成纤维细胞指示瘢痕的严重程度。
(二)筋膜手法作用机制1.改变瘢痕组织的病理结构,恢复肌筋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起到松解黏连、促进筋膜组织重新排序的作用。2.改善筋膜基质的流动性,增加筋膜细胞的滑动,降低局部组织的肌张力,改善瘢痕组织和软组织的柔韧性和延展性。3.瘢痕组织的重塑是缓慢的过程,筋膜手法利于瘢痕重塑。4.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转运,减轻疼痛。以上是我科筋膜治疗小组应用筋膜手法治疗手外伤后瘢痕挛缩的一些工作分享与思考,希望各位同道给予批评指正。科研结论服务于临床实践,临床实践为科研提供研究方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勤于思考,敢于探索,遵于求证,真正的让新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造福人类。参考文献:
Correa-GallegosDetal.Patch?repair?of?deep?wounds?by?mobilized?fascia.Nature12;().
徐丽珍,熊伟,董祥林.瘢痕防治及研究的新进展,新疆医学,,3(50):-.
作者简介:
武文娟,医院康复科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现熟练掌握各项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颈肩腰腿痛等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近年来学习筋膜相关知识和手法治疗,将筋膜手法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应用到慢病管理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往期精彩学员案例筋膜手法治疗产后同房疼痛筋膜健康营养指南细胞内的张拉整体结构学员案例
用筋膜手法处理孕期疼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