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肢截肢部位的分类
TUhjnbcbe - 2021/3/14 18:29:00

上肢截肢部位的分类

关于截肢部位的名称,主要是依据解剖学来区分的。但是,当与假肢名称并列时,如上臂截肢短残肢和上臂截肢长残肢,前臂截肢极短残肢和长残肢、腕关节离断或掌部截肢等情况,假肢的名称与解剖学名称就不一定完全一致。

一、肩胛胸廓截肢

正如其名称一样,肩胛胸廓截肢的切除范围包括肩胛骨和锁骨组成的上肢带及上肢的所构成部位。因此,截肢部位的皮下即是胸廓,形成了一个陡峭的面,不存在运动部分。

二、肩关节离断

肩关节离断是在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解剖学肩关节(肩胛上臂关节)处的离断。

肩关节离断后,上肢带保留下来,并保存了肩胛骨的运动功能。

三、上臂截肢

上臂残肢的长度通常是用残肢长度与上臂长度的百分比来表示的。上臂长度是由肩峰突起为起点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残肢长度的公式如下:

残肢长度=肩峰突起至残肢末端长度(cm)/上臂长度(cm)×

当残肢长度为上臂长度的30%时,因残肢长度至多相当于腋窝部位,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虽保留了肱骨,但也很难配制假肢接受腔。开处方时,一般都按肩离断假肢来处理。

当残肢长度为上臂长度的50%,即短残肢时,残肢的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因而上臂接受腔适配困难,难于保证接受腔的适配性能。

当残肢长度为上臂长度的50-90%时,称为标准残肢。无论其长度和外观形状都是上臂接受腔适配的最适合的条件,而且残肢的活动性几乎接近正常,对吸着式接受腔及开肩式接受腔都很适用。

当残肢长度占上臂长度的90%以上时,因残肢末端留有肱骨隆起部,所以接受腔适配困难。同时,无法使用单元式肘关节。开处方时,应考虑使用铰链式肘关节。

四、肘关节离断

肘关节离断的残肢较长,上臂和肩部动作基本保持正常。但是,由于残肢末端肱骨髁隆起部太粗,所以接受腔适配困难。

因残肢过长,无法使用单元式肘关节,只能使用铰链式肘关节。制作假肢时在装饰及功能性方面都有一定难点。

五、前臂截肢

前臂截肢的长度通常是用残肢长度与前臂长度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前臂长度是在肘屈曲90°,前臂回旋中间位置情况下,由肱骨外上髁到尺骨茎突的距离。残肢长度是由肱骨外上髁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1.当残肢长度是前臂长度的35%时,称为极短残肢。由于残肢过短,肘关节的活动区域实际上只有一半,因而接受腔适配困难,残肢也没有回旋机能。

2.当残肢长度是前臂长度的55%,肘关节的活动区域实际上约为正常人的80%左右,残肢虽有小量的回旋机能,但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若使用插入式接受腔,其支持性能不好,很难获得稳定的适配。而使用明斯特式或诺斯韦斯顿式等髁部悬吊式接受腔,则可解决这些问题,大大增加假肢的实用性。

3.当残肢长度是前臂长度的55-80%之间时,因残肢长度适中,即使使用插入式接受腔,也能获得稳定的装配。当残肢过长时,使用髁部悬吊式接受腔穿脱比较困难,也不能有效地利用残存的60%以上的旋转机能。

4.当残肢长度超过前臂长度的80%时,前臂回旋机能可保留70%以上(可旋转°以上)。但是,因残肢末端部肌肉组织少,缺乏柔韧性,经常发生残肢磨伤。因此,在接受腔适配上应注意保护残肢端部。

在接受腔选择上,通常使用全接触插入式接受腔,将接受腔与残肢末端稍稍扁平的形状进行良好的配合,可以提高实用性能,并可防止残肢损伤。但是,若残肢长度过长,则应采取与下述腕关节离断同样的措施。

六、腕关节离断

在腕关节离断情况下,几乎保存了%的前臂机能,残肢本身的功能性很强。

为了发挥前臂的回转机能,一般选用插入式接受腔。但在制作接受腔时,应充分考虑到残肢末端桡尺关节隆起部位。为了便于穿脱和提高残肢与接受腔的适配性,多选用开口式或开口加盖式结构。

七、部分手截肢

在部分手截肢时、多数情况都保留了腕关节的机能,因而上肢机能正常,残肢的自身功能性也比较高,在日常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肢截肢部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