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绞榨伤患
TUhjnbcbe - 2021/6/4 0:33:00
来源: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陈丽李碧蓉高俊

摘要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左上臂绞榨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一例左上臂绞榨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患者的伤口痊愈。

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左上臂绞榨伤患者效果明显,积极开展全面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绞榨伤;护理

随着车祸和工伤事故的发生,导致的患者上臂粉碎性骨折、绞榨伤、皮肤严重软组织伤等,在后期常出现神经、血管、肌腱和肌肉的缺血坏死,如果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骨髓炎、骨外露、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伤,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我科于年1月11日收治了一例左上臂绞榨伤患者,在急诊下行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切开手法牵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支架外固定,桡神经、肱动脉断裂吻合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头静脉探查修复,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断裂吻合修复,筋膜组织瓣形成,术后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新的伤口湿性愈合护理理论指导下,经过45天换药处理,患者伤口痊愈。

本文对此患者护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黎某某,男,71岁,因“外伤后左上臂肿痛伴活动受限2+小时”为主诉收入院。

诊断:1.左上臂绞榨伤;2.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3.左桡神经、左肱动脉损伤。1月11日入院后行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于1月14日开始行伤口换药治疗。

既往病史:高血压史10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史3年。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82g/L,白蛋白26.7g/L,提示患者贫血,低蛋白。

二.护理

1.护理评估

(1)全身评估

T:36.8℃,P:73次/分,R:20次/分,BP:/87mmHg,身高cm,体重65kg,BMI:27.06kg/m2。左上臂肿胀明显、疼痛,活动受限。

(2)伤口评估

部位为左上臂中段,大小为13.0cm×7.0cm,4点—7点方向有3cm潜行,基底为%红色,有一6.5cm外露静脉血管,渗液与敷料关系为饱和,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疼痛数字(NRS)评分法评分7分,换药前半小时给予口服止痛药。

(3)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患者高龄,白蛋白、血红蛋白低,给予输血纠正贫血治疗,行饮食指导,营养支持。患者疾病知识缺乏,经济能力偏下,伤口创面大,损伤神经血管,心理焦虑,担心费用及预后影响生活质量。

2.护理措施

(1)伤口的处理

▲取伤口分泌物培养

用生理盐水清洗患者伤口后,取分泌物培养,结果提示无细菌,不需要使用抗菌敷料。

▲清创期

①坏死组织较多时,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保守锐性清创法,持无菌止血钳夹住伤口床内坏死组织,再用无菌剪刀剪掉,清创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吸干伤口创面[2]。②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伤口创面,外层无菌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③换药频率为每天一次。

▲肉芽组织生长期

墙式负压吸引技术能将伤口创面渗血及分泌物及时吸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潜行可部分或完全闭合,伤口创面变浅或缩窄,愈合时间比常规换药缩短。

①年1月31日伤口评估,伤口缩小为10cm×6cm,基底:为%红色,渗液与敷料关系为湿润。

②材料墙式负压吸引系统、负压装置一套,一次性胃管、一次性头皮针、无菌纱布敷料、3M透明敷料、无菌剪刀、凡士林油纱、一次性换药碗和生理盐水。

③给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无菌剪刀将一次性胃管前端采用螺旋型走向,每约0.5-1cm剪出一个侧孔,孔径约0.5cm,一次性头皮针前端针头剪掉,将凡士林油纱裁剪合适大小放置在伤口内,再用无菌纱布将胃管及头皮针管前端包裹好放置于伤口床内,上面覆盖两层无菌干纱布后周围再用3M透明膜封闭。连接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调节负压为0.02-0.06MPa,生理盐水连接输液器及头皮针接头冲洗,观察透明膜内敷料经负压吸引后凹陷变硬、引流管内有液体吸出为吸引正常。

④换药频率为5-7天一次。

▲上皮爬行期

①年2月3日伤口评估,伤口缩小为8.5cm×4.5cm,基底:为%红色,渗液与敷料关系为湿润。②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有边聚酯泡沫敷料给予覆盖,泡沫敷料可以吸收渗液,促进伤口愈合[3]。③换药频率为5-7天一次。

(2)全身支持治疗

①伤口治疗要与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全身疾病治疗相结合,遵医嘱用药。②早期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4]。③贫血、低蛋白提示患者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输血治疗,行饮食指导。

(3)心理护理

有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会降低人体抵抗力,并且可导致伤口延迟愈合。患者因伤口疼痛而影响休息和睡眠,护士应在每次换药前后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必要时使用止痛药。并向患者讲解换药成功案例,主动让其观看伤口变化的照片,取得患者信心,使其积极的参与治疗;鼓励患者去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4)患肢的功能锻炼

禁止在患肢静脉穿刺输液,指导患者行患肢握拳、屈曲及等张收缩功能锻炼,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促进伤口愈合。

3.护理结果

通过45天的换药处理,此伤口缩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伤口完全上皮化。患者伤口处理愈合情况见图1。

图1患者伤口处理愈合情况

三.体会

本病例是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左上臂绞榨伤患者的伤口护理。传统的换药方法对此伤口肉芽组织生长效果缓慢,也容易增加患者伤口感染机会及痛苦,延长其住院时间[5]。而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既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患者的换药次数,还促进了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从而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作用机制在于减轻创面水肿,加强创面细菌清除,促进局部血流灌注[6],负压状态下创面TNF-α、IL-6水平降低,下调INOS和COX-2蛋白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7、8]。通过外支架固定,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但患者在接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治疗时,需保证负压引流的通畅及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此时加强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采取负压引流护理、外固定支架固定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康复锻炼等措施,以此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在此次研究中,患者无感染、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左上臂绞榨伤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在治疗期间,加强患者护理措施,注意患者负压引流情况,确保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负压值,以免影响引流效果。总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左上臂绞榨伤具有显著效果,需积极开展全面护理措施,以此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参考文献

[1]邹俊华.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J].医疗装备,,30(12):-.

[2]蒋琪霞,王建东,徐元玲,等.慢性伤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30(12):19-23.

[3]胡玲.泡沫敷料在开颅手术后伤El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1(2)—.

[4]PorterM,KellyJ.PressureulcertreatmentinapatientwithSpinabifida[J].NursingStandard,,28(35):60-69.

[5]*超宇,李裕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4(2):-.97.

[6]MeloniM,IzzoV,VainieriE,以nZ.Managementof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inthetreatmentofdiabeticfootulcers[J].worldJournalof0rthopedics,,6(4):—.

[7]LiuD,ZhangL,LiT,etal.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en-hanceslocalinflammatorresponsesinacuteinfectedsoft.tissuewound[J].CellBiochemBiophys,,70(1):-.

[8]汪涛,赵珺,于敏,等.负压吸引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36(8):-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一例右侧髋关节离断术后伤口感染的康复经验

作者简介

陈丽

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主管护师、国际伤口治疗师。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于医院学习并取得伤口造口失禁专科资质,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学习并取得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资质。医院伤口小组副组长,院级感控督察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创面修复分会复杂创面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从事外科临床护理、教学17年;伤口造口失禁护理7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擅长各类急慢性伤口的处理,包括:外伤急性伤口、各类术后切口、造口、术后切口感染或未愈、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血管性溃疡及放射性损伤等。

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护理学分会第13、16届全国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学术会议论文交流,中华医学会护理学分会第21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COA学术大会发言。并多次在全国及四川省伤口案例大赛、论文交流大赛中获奖,先后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8篇,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

欢迎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

orth

orthonline.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绞榨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