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spasticity)是一种感觉、运动控制障碍,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以肌肉不自主收缩和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随着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典型的痉挛姿势二、康复护理措施1.预防(1)抗痉挛体位的摆放:包括正确的卧姿和坐姿摆放(2)消除加重痉挛的危险因素:
消除或减轻患者自身加重痉挛的因素,如便秘、尿道感染、膀胱膨胀、骨折、甲沟炎、压疮、焦虑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可使痉挛加重。消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因素,保持患者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如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不良情绪、强声强光的刺激。(3)慎用某些抗抑郁药:用于抗抑郁的某些药物可对痉挛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痉挛,应慎用或不用。提示:保持正确的体位,可以大大减轻痉挛的发生。
2.物理治疗的护理物理疗法主要通过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手法治疗、功能性活动训练和其他物理因子治疗等方法以保持软组织的伸展性,控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和避免不适当用力,痉挛的发展将得到有效的控制。(1)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依据人体正常生理和发育的过程,利用多种感觉的刺激,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得患者逐步学会如何控制肢体痉挛的状态下,以一种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活动。(2)手法疗法肌肉牵伸技术:是防治痉挛最基本的的方法,不但可以起到暂缓痉挛及保持痉挛肌群肌纤维的长度,还可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包括手法牵伸、姿势牵伸、夹板牵伸、石膏牵伸、矫形器牵伸等。局部缓解痉挛的手法:常用手法有肌腱挤压法、轻刷法、振动法、脊柱两侧缓慢轻擦法。(3)放松疗法:例如脑卒中或脑瘫患者,让其仰卧位,屈髋屈膝,康复护理人员固定膝、踝并左右摇摆,在不同体位下使用巴氏球,多体位下被动旋转躯干等。(4)功能性活动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手功能训练等。还应进行痉挛肌的拮抗肌肌力训练以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肌力恢复。(5)其他物理治疗:许多物理因子治疗均可使肌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暂时降低,从而缓解痉挛。1)电刺激疗法2)冷疗法3)温热疗法4)温水浴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