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节指骨基底掌侧撕脱骨折伴近指间关节背侧
TUhjnbcbe - 2022/2/22 19:19:00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1211/6707662.html

近侧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度大,对掌、握持功能重要,其在过伸位或旋转和侧方应力下易受损,导致中节指骨基

底部背侧或掌侧骨折脱位、侧方或旋转脱位等。

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临床常见,最常见为中节指骨基底掌侧撕脱骨折伴近指间关节背侧脱位。

此类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临床处理比较棘手,常需根据骨折类型进行手术治疗。

Eaton对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进行了分型,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均属EatonⅢ型———骨折脱位型。

Hasting又进一步将EatonⅢ型又分为Hasting亚型:

HastingⅠ型———稳定型:受累关节面≤30%,侧方应力试验(-);

HastingⅡ型———不稳定性腱性骨折脱位型:受累关节面30%~50%,主动运动关节屈曲度减少30%(因侧副韧带背侧部分完整),被动过伸显示半脱位;

HastingⅢ型———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型:受累关节面≥50%,伴随掌板、侧副韧带的完全撕裂,侧方应力试验(+),掌侧丧失支撑功能。

治疗:

HastingⅠ型损伤受累关节面少,相对稳定,采用保守治疗,患指牵引、复位骨折块、近指间关节屈曲30°石膏固定。

HastingⅡ型患者为不稳定型,关节面受累相对较多,背伸半脱位,因此采用相对稳定的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或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内固定+微型支架外固定。

HastingⅢ型关节面破坏严重,伴骨缺损,极不稳定,在复位、可吸收缝线内固定+微型外支架固定的同时,必要时自体髂骨植骨。以重建关节面、恢复关节面平整,重建近节指骨基底部掌侧的支撑功能。

治疗方法的选择较多:

如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开放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等。

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尚未取得一致满意的效果,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提供较坚强的固定,但不允许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且内固定物对关节的活动也有一定程度的干扰;使用外固定装置能允许关节的早期活动,但对骨折块的固定作用不牢,取出后容易造成骨折的再移位。

有效固定+关节早期活动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根本方法。

术后功能锻炼取决于复位位置、固定方式和骨折愈合情况。

总的原则是保证复位位置的前提下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防止创伤后关节囊挛缩、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功能。一般,有限内固定联合外支架者术后3天即开始让患者进行有限制的被动功能锻炼,在接下来的4~5周内逐渐加大指间关节屈伸幅度,争取在术后6周时达到正常指间关节的活动范围。主动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2~3周时开始逐渐进行。保守治疗及单纯内固定者4~6周后开始功能锻炼,间断进行,循序渐进。

近侧指间关节屈°伸0°,活动度大,对掌、握持功能重要。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节指骨基底掌侧撕脱骨折伴近指间关节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