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步态时患者的一条腿总是先往外侧伸,旋转半周后又伸直,我们称之为螃蟹步。其原因是由于跟腱挛缩,足部自然悬垂造成的。由于在步态中足部不能主动做背屈运动,且足下垂患者一般双下肢不等长,所以走路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就不得以足部向外画圈或抬高腿,但他们的下肢肌力是好的。中风、外周神经损伤、椎间盘突出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矫正方法:穿戴带足弓衬托的鞋垫或支撑脚踝的矫正鞋,使患足正常背屈,保持双腿长度一致,也可进行牵伸或药物治疗来改善跟腱挛缩。医院采用神经促通手法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即不敢大步流星,总是小心翼翼地迈着小碎步前行。帕金森患者全身肌肉僵硬,平衡协调能力差,走路时很容易摔倒。出于自我保护,他们就走起了小碎步,以缩短步幅的方式来保持身体平衡,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还会手脚哆嗦。矫正方法:重点训练平衡协调能力,比如可练习单脚站立、原地转圈、走直线等。当然,对帕金森患者来说,积极的药物治疗是不可少的。患者脚底是一个平面,走路主要呈外八字,与鸭子的步态有相似之处。走路容易累,足底、小腿、膝部会感到疼痛,这可能是扁平足导致的。扁平足的主要症状是足弓消失,而足弓能使足部富有弹性,在吸收地面冲击力的同时起到支撑作用,一旦足弓消失后果可想而知。扁平足会遗传,也可能由关节退变、神经病变等导致。矫正方法:对于轻度扁平足患者,建议购买适合自己足弓的鞋垫或运动鞋穿,平时加强足跖肌训练,如用脚趾抓取毛巾、球,用脚尖站立等。情况较重者,如足跟痛、足底疼,可根据脚形取模定制矫正鞋垫,也可穿矫正鞋。正常人走路时应该是脚后跟先着地,但有些人走路却是双脚踮着脚尖,脚后跟不着地,就像在跳芭蕾舞。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孩可能会暂时出现芭蕾舞步,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医院排查是否有脑瘫可能。脑瘫患儿大脑受损,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跟腱挛缩,会出现步态异常。矫正方法:可进行跟腱延长术,改善跟腱挛缩情况,术后坚持康复训练,以防跟腱再次挛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错误的走路姿势与小碎步相反,有些人习惯于一步迈出很大的距离,以加快行进速度。可是,这种做法会使双脚尤其费力,还十分容易导致你的步伐不协调,显得笨拙。更重要的是,这样走路极大可能拉伤大腿内侧的韧带,使双脚抽筋,无法达成提升走路速度的目的。另外,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骨盆的位置向前或者向后倾斜了一定的角度,也就是所谓的骨盆前倾和后倾,两者都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态现象。尤其是骨盆前倾,这是很多长期久坐的上班族都会存在的问题,走路的时候顶着肚子往前探,整个重心都在脚后跟。骨盆长时间的倾斜,不仅会影响美观,加重下背部及颈部的负担,还会造成下半身胖、月经不调、经常头痛等问题。如果走路是表现出外八字的步态,就说明脚趾向外的角度过大,久而久之会让膝盖外移,双腿变成X型,甚至导致膝关节疼痛以及加速关节退化。那么如何保证正确的走路姿势呢选鞋:鞋子要合脚,有良好的足弓支撑和足踝固定的鞋子,这是至关重要的
不要赤脚:当你打赤脚或是穿的鞋没有足弓支撑或力学控制(如人字拖)时,足底筋膜——脚底对应鞋跟部位的结缔组织会过度劳累,导致脚后跟疼痛。
勤换鞋:你不能每天都穿同样高度的鞋。里德说:“即使鞋跟半英寸(1英寸=2.54l厘米)的差别也能改变对脚的压力和对跟腱的牵拉。”所以,可以把这作为一个很好的借口去买那些可爱的平跟鞋或者坡跟鞋啦。
挺胸、收腹、抬头:在日常行走迈步时,眼睛要直视前方,下巴向后收。以保证脖子处于它的生理位置上,有助于我们支撑头部,预防脖子疼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