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汉章针刀及中医器械销售——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医院
日程安排公示
北京·昌平年5月1日报到,5月2日-8日针刀医学临床综合实战班(每月一期)
北京·昌平年6月1日报到,6月2日-8日针刀医学临床综合实战班(每月一期)
江苏·兴化年,兴化流派第十届许振南教授短期特训研讨会通知!
详情
马骥:
四两拨千斤”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机理探讨
何朝洪
医院
目的:通过“四两拨千斤”针法治疗肩周炎,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四两拨千斤”针法治疗肩周炎1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5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3.3%。结论:“四两拨千斤”针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四两拨千斤肩周炎机理探讨
肩周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特别好发于五十岁左右人群。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如针灸、中药、推拿、理疗、针刀等。而针刀治疗也有很多方式,其中北京汉章兴化针刀中医流派领*人物许振南教授提出的“四两拨千斤”针法疗效显著,我院应用该技法治疗肩周炎,也验证了它的独特疗效,今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年10月到年7月共收治15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肩前侧疼痛4例,肩外侧疼痛6例,肩后侧疼痛4例;病程一周到一年,平均五个月;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52岁。
2.方法
2.1收治标准:1)肩关节疼痛伴功能活动受限2)单侧肩关节疼痛3)X线检查未见异常4)心电图检查正常
2.2排除标准:1)有骨折者2)有肿瘤者3)心源性疼痛者4)有感染者5)双侧肩关节疼痛者
2.3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定一进针点,此处为颈4横突后结节。再往脚端依次触摸到颈5、颈6横突后结节,做好标记,作为进针点。进行消*铺巾,选用.8mmx60mm的小针刀,刀口线平行于正中线,按四步操作法进针[1,触及到骨表面,出现酸胀麻感觉后,切割3-5刀,出针。每五天治疗一次,共治疗三次。
2.4结果判定标准:1)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2)好转: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稍受限3)无:无变化,肩关节活动无改善。
3.结果:15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
4.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人群,因其解剖结构复杂,病因多样,导致在治疗上较难取效,属于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在结构上因其孟小头大,稳定性差,但可以产生较大的活动范围,能满足人类的活动需要。为了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在其周围有较多的肌肉。用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达到既稳定又灵活的良好状态,这么多肌肉参与关节活动的结构特点,也容易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复杂性,往往有多条肌肉产生挛缩粘连,在治疗松解时,会产生困惑,不能明确是哪一块肌肉为主要致病因素。另一方面,在五十岁左右的人群中,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内分泌失调,容易出现肩节关疼痛和活动受限,这种解剖上的复杂性和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在治疗上也就出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如中药、针灸、理疗、推拿、埋线等,甚至手术治疗。但效果不尽人意。小针刀疗法的出现,为肩周炎的治疗带来了署光,而由北京汉章兴化针刀中医流派领*人物、中国十大针刀名家许振南教授提出的“四两拨千斤”针法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其取点少,见效快,被许多临床医师所采用,我院用该针法治疗15例肩周炎的患者,取得了惊人的疗效。那么这种针法为什么能取得这么显著的疗效呢?
“四两拨千斤”针法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指用简单的几个进针点的治疗,能使复杂的肩关节疼痛得以消除,就象用千斤顶能把很重的东西顶起一样。其次是,其中的“四”是指颈横突后结节这个治疗点,通过松解治疗这个点,达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使肩关节疼痛消除,关节活动得以恢复。那么这种针法为什么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呢?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是颈丛神经浅出之处,颈丛神经分布在颈项部和肩关节周围,若颈丛神经受到卡压,特别是在浅出处受压,容易出现肩关节疼痛,甚至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在该处进行松解,使卡压的神经得以恢复正常状态,从而使肩关节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得以恢复,这是“四两拨千斤”针法取得良效的解剖学因素。
也可以从祖国医学来解释它产生疗效的原因。肩关节处有手三阳经经过,阳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络。在五十岁左右,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都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和活动障碍,因此三阳经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病机2。手三阳经脉经过颈侧面,胸锁乳突肌后缘正好是太阳经所经过的地方,叶天士认为“肩胛痛难屈伸,法当理卫阳通补”,卫阳即太阳也,也就是说通过太阳经的调理,可以治疗肩周炎,太阳经为三阳经之首,通过调整太阳经的阳气,可以调理阳明经、少阳经的阳气。通过三阳经的调理平衡,使肩关节疼痛得以消失,关节活动得以恢复。
总之,“四两拨千斤”针法,治疗肩周炎之所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得能到解释,因此,该针法是有理论依据的,产生疗效也是必然的。当然,因观察病例偏少,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06
[2]高树中.一针疗法[M].山东:济南出版社
.06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用。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