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手套对手部水肿的创新应用
引言
上肢以及手部水肿,在我们日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在需要康复的人群中,上肢以及手部水肿问题多见于脑卒中病人和乳腺癌术后病人。水肿早期,多数病人水肿程度都比较轻,对上肢以及手的正常功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大多数患者以及康复治疗师往往不会对水肿问题有很高的重视。
但是,随着水肿程度的不断加剧造成患者受累上肢以及手部的功能障碍时,再对水肿问题进行处理,治疗效果可能会比早期就进行干预差的多,严重的水肿问题不仅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带来消极、抑郁、焦虑等各种负面影响。虽然目前临床上针对水肿问题已经有诸多对策,譬如良肢位的摆放、徒手淋巴引流、加压包扎、针灸疗法等等,并且均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手功能康复康复团队不会满足现状、故步自封。此时,治疗师的“好助手”——康复机器人手套的出现,为我们处理临床的上肢以及手部的水肿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
1案例分享:脑卒中后软瘫期手部肿胀
患者谢XX,73岁,男,脑梗死卧床病人,言语不能,洼田饮水实验分级5级,右侧brunnstrom分期上肢1期手1期下肢2期,近期医生查房发现病人由于制动时间较长,手部肿胀明显,指间关节变大。经过检查李医生给予病人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每天做两次,每次-下被动,并监测BIS值及MMD的变化。
第一天给予下被动抓握,第二天给予下被动抓握。第三天给予下被动抓握,患者手部基本无肿胀,并且出现主动共同运动,邻床患者惊讶道:“老谢手能抬起来啦!”经重新评估,病人brunnstrom分期上肢1期手2期下肢2期,BIS及MMD值均有下降。
2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之手部肿胀
17床病人乔XX,女,63岁,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9月余,上肢及手部肿胀,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入院给予淋巴引流治疗和关节松动术治疗,一周后上肢水肿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改善,手部肿胀却未见好转。
一周后李医生评估检查后,给予机器人手套治疗,每天一次,每次下,并检测BIS及MMD,两天后数值有下降,手部肿胀得到明显改善,病人感觉手部轻松。
总结
康复机器人手套通过仿生气动人工肌肉驱使手指关节活动,像一个“气泵”一般,康复机器人手套不仅使上肢以及手部的水肿症状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在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手部各小关节挛缩,减少疼痛,增强手部肌力,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也有相当显著的作用,康复机器人手套可直接在病床边为患者服务,不会占用空间,方便收纳,而且设备重量非常的轻便,很好携带,可以令患者医院均能得到舒适高质量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对上肢以及手部水肿问题无疑又是一种新的干预方法。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