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们认为儿童感染新冠后症状较成人更轻,但是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儿童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在不断累积。香港第五波疫情下,逾万名儿童感染,至今共有8起确诊冠病的儿童死亡病例。复盘儿童死亡或者重症病例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没有完成全程接种。
儿童感染后除了出现上呼吸道问题外,新冠病*还会袭击儿童的脑神经。虽然有药物可治疗病童,包括口服药,病情严重时亦曾处方类固醇等药物,但预防胜于治疗,接种疫苗才是让脑瘫儿童远离病*威胁的有效手段。
脑瘫儿童能不能接种疫苗?如果实在是不宜接种,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一、脑瘫患儿打疫苗的必要性
脑瘫患者中,20%存在吞咽障碍,会出现反复误吸,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呼吸肌协调障碍也是常见的现象。呼吸肌无力和(或)协调性差,从而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清除肺部分泌物,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长期的反复感染所致慢性肺部疾病是严重脑瘫患者的主要死因。此外,脑瘫患者就诊次数较其他儿童为多,交叉感染机会也比健康儿童多。
脑瘫是非进行性的,即脑损伤是静态的,不会一直恶化下去。如果患者没有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则躯体症状可能加重,如关节变僵硬、肌腱发育挛缩等,但这种情况并非由脑部病变的恶化所致。
吴兆芳等对年10月至年6月接受治疗的例脑瘫患儿进行调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百
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8.6%、60.0%、61.4%、59.3%。在接种疫苗的患儿中,仅1例在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合并癫痫的45例脑瘫患儿的癫痫发作与预防接种无直接关系。
证据显示,脑瘫患儿接种疫苗是安全的。接种疫苗带来的免疫保护会使脑瘫患儿获益更多,可以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
二、脑瘫患儿的预防接种建议
跟普通孩子一样,脑瘫患儿可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需要提示的是,脑瘫儿童可以接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不是因为二类疫苗不在免费接种列表就不重要。而是因为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考虑到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所以没有做硬性要求。三、脑瘫患儿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证据显示,新冠疫苗虽然不能百分百预防感染,但是新冠疫苗在预防COVID-19重症和住院方面非常有效。而且,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对儿童的安全性高,产生抗体的效果也很好。《儿童新型冠状病*疫苗接种专家共识》指出,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包括脑性瘫痪)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所以,如无特殊情况,脑瘫患儿建议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下列情况下可暂缓接种:
(1)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慢性疾病的活动期;(2)部分免疫抑制药物使用期;(3)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结束6个月内;(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内暂缓接种,1年后需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后才可接种。
下列情况下禁止接种:
(1)对新冠病*疫苗所含相关成分有过敏反应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3)曾经接种新冠病*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包括低热、局部肿痛等常规反应)。
四、暂时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如何做好防范?
如果脑瘫患儿确实存在新冠疫苗暂缓或者禁忌接种的情况,可以通过下面措施预防:
(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物后,食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75%酒精的消*产品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者口。咳嗽或者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2)外出时,进入密闭、公众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
(3)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4)加强锻炼,规律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就诊。
(5)如不小心跟新管病*感染者或者密接者接触,及时发现、及时封闭与隔离。
预防接种一般都是在社区卫生院进行,实际预防接时候,可能会遇见卫生院因各种原因拒绝接种的情况,比如知乎上的这个网友。
如果没有存在接种的禁忌,医院不给接种,建议换个卫生院试试看,还可以把卫健委相关疫苗*策拿给他们。
总之,想办法让没有不适宜接种疫苗的脑瘫孩子早点接种疫苗。
推荐阅读: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解读(四):高危儿的评定与干预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解读(三):脑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解读(二):脑瘫的分型分级及辅助检查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解读(一):脑瘫的定义
参考文献[1]胡继红,肖农,等.儿童脑性瘫痪疼痛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9):5.[2]赵晓科,陈梦莹,李晓南.脑性瘫痪儿童伴发疼痛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1(1):4.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