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针对病变的膝关节进行表面置换,以达到恢复下肢的力线,矫正畸形,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膝关节置换适应症:
1.退行性骨关节炎(OA)
A.屈曲挛缩畸形
B.膝内翻畸形
C.膝外翻畸形
D.屈曲挛缩内翻畸形
E.屈曲挛缩外翻畸形
2、类风湿性关节炎(RA)
3、强直性脊柱炎(AS)
4、创伤性关节炎
5、膝关节结核强直后
6、骨肿瘤切除术后
(二)人工膝关节的类型:
保留后交叉-CR假体
不保留后交叉-PS假体
高屈曲型假体
活动半月板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连接式)
应用于1.翻修手术;2.膝内外翻畸形:15o;3.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不稳
特殊假体:肿瘤重建假体
就TKA技术而言,从术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需要掌握TKA的假体设计、截骨原则和软组织平衡理念等基础理论知识,亦需要规范自己的术中操作,从切皮开始,历经显露、截骨、软组织平衡以及假体安放,最后以关闭切口结束,每一步操作都应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此外,详细的术前评估与计划、系统的术后康复以及术中各种细节问题的把握都直接影响TKA最终的手术疗效。
如何完成标准TKA
如何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与计划?
首先要有明确的术前诊断,包括严重程度、畸形情况、骨质情况以及伴随病症。然后进行假体类型的选择与模板测量。同时预判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措施。
注意:测量内容应包括下肢力线的确定,辨别内、外翻畸形、测量畸形角度(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股骨远端外侧角、以及胫骨近端内侧角)
术前测量(1)
术前测量(2)
影像-模板测量
手术操作:
1、切开与显露:(其包括内侧副韧带适当松解及膝关节松解);2、股骨远端截骨(其包括膝关节周围病变滑膜组织切除);3、胫骨近端截骨;4、伸直间隙测试:(其包括半月板、增生骨赘及交叉韧带的切除,关节腔清理)5、股骨外旋截骨;6、股骨四合一截骨;7、屈伸间隙测试;8、胫骨准备;9、髌骨处理或置换:(其包括髌骨脱位、去除骨赘成形+周围去神经化)10、安装假体;11、关闭切口。
诚然,TKA技术已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规范化的手术操作,但是临床应用时并不是简单的按部就班。在严格掌握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对术中每个步骤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亦是完成一台标准化TKA手术的关键因素。
病例分享
1.患者男性,80岁,双膝疼痛16年,长期口服镇痛药物,行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走困难,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来我院就诊,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治疗。
2.患者女性,64岁,左膝疼痛10年,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走困难,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来我院就诊,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治疗。
3.患者女性,75岁,右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治疗
4.女性,78岁,右膝骨性关节多年,保守效果差,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