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肢体摆放在一定的体位或保持一定姿势,是对患者最基础的康复治疗,对抑制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建议两小时变换一次体位。
1.仰卧位:患侧肩胛骨尽量前伸,肩胛骨后垫软垫或枕头以防肩胛骨挛缩,肩关节外展45°,肘、腕伸展,掌心朝上;髋关节后垫一软枕髋关节略内旋弯曲,踝背屈,脚底尽量不要接触任何东西。
2.健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下方,患侧肩关节向前伸展,肘、腕自然伸展,手心向下,上肢下垫一软枕,将上肢和手置于软枕上;髋关节微屈、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和小腿下垫软枕,是下肢和足置于软枕上。
3.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方,将患者肩轻缓拉出避免受压,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掌心向上,手指自然伸直;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下肢自然屈髋置于软枕上。必要时背后给予软枕支持,以增加患者的平衡。
此外,在脑卒中患者的房间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和不良因素刺激,保持床单清洁舒适。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患者时间表,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卧床患者取适宜体位,必要时加床栏,以防坠床。要定时进行翻身(两小时)、按摩、肢体功能活动。
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督促和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吃饭、穿衣、洗漱、如厕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白天尽量不卧床,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坠积性肺炎的并发症。